学历、年龄、工作经验没要求
出境劳务就能拿高薪?
假的!假的!假的!
近期,一些非法中介发布
所谓国外高薪岗位招聘信息
声称可协助外派海外获得高薪岗位
这些非法中介如何一步步
让大家陷入骗局
小编带大家拆解他们的骗术
01 利用盲区、胡乱收费
非法中介利用人们对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了解的信息盲区,以及想到国外打洋工、挣大钱的心理,在取得有意出境劳务人员的信任后,与之签订名为服务协议、委托协议或劳动合同等文件,并要求劳务人员向其缴交一笔名为服务费、手续费等中介费用。
02 借口推拖、前后不符
而后这些非法中介再以面试不过关、工作岗位要求改变、手续办理政策变化、劳务人员条件未达要求等种种理由推拖,迟迟没有将劳务人员外派务工,甚至同时还要求劳务人员再向其缴交新的费用;或者劳务人员被派出后发现工种、待遇与之前所宣称信息并不相符。
03 查无此人、人去楼空
当劳务人员意识到问题,要求非法中介退回缴纳的费用时,非法中介的人员即拒接甚至拉黑劳务人员电话、微信。待劳务人员去中介公司现场时,才发现这些中介公司几乎都人去楼空,或已被列为经营异常。
目前,已有不少劳务人员
因这些非法劳务骗局遭受经济损失
近日,厦门市商务局开展
以案释法活动
通过解读外派劳务有关政策法规
为非法外派劳务的
识别、投诉举报和纠纷处置等有关情况
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什么是外派劳务?
根据《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20号)的相关规定,对外劳务合作是指组织劳务人员赴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为国外的企业或者机构工作的经营性活动。从事对外劳务合作,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经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未依法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并办理登记,不得从事对外劳务合作。
也就是说,外派劳务是具备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的行为。
如何识别非法外派劳务?
从目前案例分析来看,非法外派劳务企业经常会通过互联网网页、自媒体平台、个人微信等渠道发布有关信息。
信息关键字包括出国劳务、境外高薪岗位、高薪外派等;工作岗位包括厨师、面包师、家政服务等;对应聘人员一般没有学历、年龄、工作经验要求;工作国家(地区)包括新西兰、新加坡、澳洲、美国和中国香港、澳门等发达国家(地区)。
当有意出境劳务的人员接收或搜索到该等招聘信息,应注意判断相关信息发布主体和信息的真实合法性。根据前述《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企业应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方可从事劳务外派。厦门市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的企业已经在厦门市商务局官网公布并将及时更新,全国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企业名单可以在商务部官网 进行查询。有意出境劳务的人员可在获取相关劳务企业主体信息后,登录前述网站进行企业主体信息查询,如确认企业确具备资质的,建议还可进一步通过该主体的官方渠道或当地商务部门渠道联系该主体,谨慎甄别相关信息公布的真实性。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不得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企业的名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2、国外的企业、机构或者个人不得在中国境内招收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商务、旅游、留学等名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4、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不得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从事与赌博、色情活动相关的工作。
如果发现存在违反以上规定的行为的,均属于非法外派劳务。
发生外派劳务纠纷(骗局)时,如何投诉举报?
可向企业国内注册地商务部门、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和有关对外劳务合作商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投诉举报并要求处置。举报方式包括书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投诉举报人应确保投诉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并尽可能书面提供详实材料和相关合同、票据复印件等证据,同时提供准确的联系方式。投诉举报人提供虚假信息,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严格实行诉讼与投诉举报分离,对属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以及已经或者依法应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事项,投诉举报人依照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投诉举报人如身在国外的,遇到紧急情况,还可向我驻在国大使(领事)馆反映,进行出国劳务咨询或寻求帮助。
最后,我们再次提醒有意出境务工人员
提高自身警惕
谨慎甄别非法外派劳务信息
如遭受非法外派劳务或骗局时
应正当运用相关投诉举报权利
理性寻求相关部门的处置
厦门市商务局 & 厦门日报社 联合出品
来源:厦门市商务局